肺癌的預防和早期發現
——“每周一課”精彩內容分享
在我院之前舉辦的“每周一課”健康講座中,呼吸科主任醫師馬志明博士為患者和家屬上了一堂關于肺癌的預防和早期發現的課程,不妨再來一起分享一下課程的精彩內容。
“什么是肺癌?”
肺癌是指起源于支氣管粘膜上皮的惡性腫瘤,又稱為支氣管肺癌。在前十位惡性腫瘤死亡所占比例來看,肺癌位居首位,肺癌已成為癌癥頭號殺手。我國肺癌發病率逐年升高,已由原惡性腫瘤的第6位躍居為第2位;80%的患者在診斷后1年內死亡 ;5年生存率低于20%。馬主任把這幾個數據擺出來,在座的患者和家屬一陣嘩然。
“那么肺癌的致病因素有哪些呢?”
煙草危害,環境污染,職業暴露,肺部慢性疾病,人體內在因素。“在這幾種致病因素里,煙草與肺癌的關系是最密不可分的。”馬志明主任嚴肅地說,吸煙是引致中心型肺癌的主要原因,香煙燃燒時所產生的煙霧中至少含有7000余種化學成分,其中數百種為有害物質,可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至少有69種已知的致癌物。各國的大量調查資料表明,吸煙者患肺癌的危險性隨著吸煙的數量、時間和種類遞增。有吸煙習慣者肺癌發病率比不吸煙者高10倍,吸煙量大者發病率更高,比不吸煙者高20倍。臨床確診的肺癌病例中,每日吸煙20支以上歷時30年以上者,約占80%以上。
馬主任展示了吸煙與不吸煙者肺部的外觀對比,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吸煙的60歲男性,肺部外觀還是鮮紅色的,而兩位有著20年和40年吸煙史的女性和男性,肺部外觀都是密密麻麻的黑斑。現場的觀眾吃驚不已,一個女患者當場表示要勸她老公戒煙。
馬主任說,除吸煙外,肺癌還有如下致病因素:
1.環境污染,與我們是息息相關,比如城市里的汽車尾氣,工業區的廢氣排放等;
2.職業暴露,有些人因為工作的關系有長期粉塵和致癌性物質暴露史;
3.肺部慢性疾病,也與肺癌有很大的關聯,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結核、各種粉塵引起的塵肺,如矽肺及煤塵肺等基礎疾病患者肺癌發病率高于正常人;
4.人體內在因素,家族遺傳以及免疫機能降低、代謝活動和內分泌功能失調等也可能對肺癌的發病起一定的促進作用。
那么,根據上述肺癌致病因素,就可以知道哪些人屬于肺癌的易感人群了。
1.吸煙者,尤其是具有三大高危因素者:(男性, 年齡≥45歲和吸煙指數>400);
2.職業暴露人群;
3.生活在污染環境人群;
4.存在肺結核、矽肺、塵肺等慢性肺部疾病人群。
“什么是吸煙指數?吸煙指數=每天吸煙支數*吸煙年數,上面說的吸煙指數>400是高危因素,就等同于如果每天平均吸20支煙,已有20年吸煙史,那么指數就是400了。”馬志明主任說,無論如何戒煙都是最重要的,越早越好!
“如何進行肺癌預防?”
馬志明主任說,還是戒煙!同時也要讓身邊的人戒煙,因為二手煙同樣有極大危害。有學者指出,如果禁止吸煙,就能防止90%肺癌的發生,戒煙可顯著降低患肺癌的風險。除了戒煙,我們應該從個人做起,保護環境、支持政府治理環境污染、以及遠離職業暴露,如果確實不能脫離相關行業,也要盡最大努力做好自我防護。
當然,與每個疾病的預防一樣,健康的生活習慣是一定要養成的,合理膳食,多吃富含葉紅素、維生素E蔬菜水果、粗制谷類。少吃煙熏食品、不吃霉變食物;經常參加體育鍛煉,避免肥胖;培養樂觀、豁達的個性和生活態度。
那么肺癌的早期臨床表現有哪些呢?
1.咳嗽:以咳嗽為始發癥狀的患者約為50%- 60%。
2.咯血:多呈間歇或斷續出現痰中帶血、咯血痰、咯血,清晨第一口痰多見,約30%-50%。
3.胸痛:部位不一定,與呼吸的關系也不確定的間歇性胸部疼痛,占30%-60%;
4.胸悶氣短:突然漸進性氣短、胸悶、胸透有胸腔積液,20%-50%。
5.發熱:多數為低熱,治療后或有好轉,但經常反復;
6.肺部炎癥:胸透顯示“肺部炎癥”,經治療不能徹底控制,癥狀反復出現或加重者。
7.腫瘤轉移引起的癥狀:如頸部淋巴結腫大、聲音嘶啞、胸腔積液、骨痛等,約占10%。
8.肺外癥狀:不明原因的關節、肌肉頑固性疼痛、男性乳房發育等。
一定要注重肺癌的早期臨床表現,每年都要定期體檢,早發現!早診斷!早期治療意義重大!目前,80%的肺癌病例在明確診斷時已失去外科手術的治療機會。只有在病變早期得到診斷,早期治療,才能獲得較好的療效。
為能使肺癌早期發現并診斷,對于高危人群建議每年行胸部CT檢查,咳嗽、咳痰和痰中帶血者,反復在痰中查癌細胞和做支氣管鏡檢查。胸片發現肺部結節或陰影但支氣管鏡檢查陰性者可以行CT定位下穿刺活檢。
手術治療是肺癌(非小細胞肺癌)的首選治療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發現肺癌的人都可以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適應癥如下:
1.肺癌確診后只要臨床分期在Ⅲb期以前,且無其他禁忌者,均應考慮手術切除。
2.無嚴重心肺功能低下或近期內心絞痛發作者;
3.無重癥肝腎疾患及嚴重糖尿病者。
4.手術禁忌癥:己有較廣泛的胸內或遠處轉移者。
除了手術療法,還有肺癌的分子靶向藥物治療以及大家都熟知的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其他治療方法還有中醫輔助治療,免疫治療(通過調節患者機體內環境和免疫力以達到控制腫瘤的目的)。
“科學認識肺癌,不要談肺癌色變!”馬志明主任總結說,“盡管肺癌是惡性腫瘤,但是通過戒煙等一系列措施是可以積極預防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將注重肺癌早期癥狀與合理選擇臨床檢查手段相結合可以早期發現和診斷肺癌,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可以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文字:謝瑋 預防保健科 指導專家:馬志明 呼吸科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