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害怕體檢的人,都在想什么?
定期進行健康體檢,了解身體健康狀況,及早發現健康問題和疾病。檢查中若發現健康問題和疾病,應及時就醫。有針對性地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減少健康危險因素。
一、出現這些異常,要緊嗎?
1.增生大多不會癌變
增生可以理解為過度生長,良性的增生大多數不致命。
乳腺增生:大部分乳腺增生患者是不需要藥物治療的,但最好能半年到醫院檢查一次,預防乳腺良性疾病發生惡變。
2.結節突然變化要警惕
結節符合兩種情況需要定期檢查:一是身上的結節,如在短期內大小、形狀、顏色有較大的變化,或突然破潰;二是有癌癥家族史的人出現結節。
3.包塊不疼的更危險
不痛不癢、沒有癥狀的包塊才更危險,中老年人體檢時發現包塊,尤其要引起高度重視,及時治療。
4.囊腫九成不會惡變
體檢報告中最常見的是肝囊腫,它也是較常見的肝良性疾病。大部分患者的肝囊腫均較小,不用擔心,但肝囊腫需要定期隨訪,每年做1~2次B超。
5.息肉要看部位和大小
體檢發現的息肉多為膽囊息肉。5mm以下的膽囊息肉幾乎都是無關緊要的膽固醇息肉。5mm以上則有可能是相對危險的腺瘤息肉,有必要定期復查。如果體檢發現了胃息肉、結直腸息肉、子宮內膜息肉等,也有不同處理要求,請遵醫囑處理。
二、這些事可能會影響體檢結果的準確性!
去檢查身體,結果檢查報告指標不在正常范圍內,甚至有些“字眼”讓人心情忐忑。
其實,有些可能并不是病,先別慌!
1.過度空腹
如空腹時間達到18小時以上,某些檢驗會有異常結果,如血清膽紅素可能會因空腹時間增長而增加,血糖可因空腹時間過長而減少為低血糖。
空腹標準是:抽血前一天晚上,飯菜宜清淡,不要喝酒;飯后不喝咖啡、濃茶。第二天早晨起來后,不吃早餐,少喝或不喝水,不做早鍛煉運動。
2.太晚抽血
體檢化驗要求早上7:30~8:30采空腹血,最遲不宜超過12:00。太晚會因為體內生理性內分泌激素的影響使檢測值失真。
3.情緒波動
緊張、情緒激動可影響神經一內分泌功能,致使血清非酯化脂肪酸、乳酸、血糖等升高。體檢前要控制情緒,化驗前保持心緒穩定,不要來回走動、吃冷飲或吸煙等。
4.劇烈運動
運動會引起血液、體液成分的改變,即使是輕度的活動也會引起生理性血糖升高,內分泌激素水平含量改變,從而影響結果。體檢前兩天不要做劇烈運動。
5.油膩飲食
查血脂要求空腹12小時后進行,一般晚餐后,除飲水外,不要進食其他食物。受檢者須在受檢前3天內少吃或不吃高脂食品,不要飲酒。
6.生理期
女性月經期不宜進行婦科檢查、尿常規等檢查。
7.盲目停藥
采血要空腹,但對慢性病病人服藥應區別對待。如有些高血壓病人每天清晨服降壓藥,貿然停藥或推遲服藥會引起血壓驟升,發生危險。所以高血壓病人應照常服完降壓藥后,再接受體檢。
三、拿到體檢報告要注意!
1.體檢結果沒異常,不代表身體沒問題
目前大部分體檢指標設定是根據疾病標準而非健康標準來定。指標正常,只能說明身體達到及格標準,卻不能說明絕對健康。如指標不在正常值內,也不代表一定有病,例如休息不好,轉氨酶便會增高,這些仍需經過一系列的檢查才能確診。
2.指標數值與參考值略有偏差,理性對待
如指標數值比參考值略低或略高,不必太過緊張,但也要重視。短期內一定要復查一下異常指標,看看指標變化,如指標逐漸在上升,要非常重視,往往有些指標的變化,是某種疾病的預兆。如慢慢接近正常參考值,則問題不大。
3.關注體檢報告中的“臨界值”
體檢中會有一些體檢者的檢查指標處于“臨界值”,雖沒達到致病程度,但已處于健康邊緣。最好把每年的體檢報告都保存好,新報告出來后,結合前幾年一起解讀,看看指標變化趨勢。
4.體檢建議一定要重視
查看體檢報告時,要注意看每一條結論后面相對應的健康建議和健康指導。健康體檢報告通常不會直接做出疾病診斷,而是將體檢所見各項異常匯總,并做出是否需要復查或者進一步診治的提示。
(來源: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宣傳平臺)
不要過度焦慮 也不要掉以輕心
做好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
廣州市胸科醫院體檢中心
竭誠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健康熱線:020-83584038
體檢地址:廣州市越秀區橫枝崗路62號廣州市胸科醫院15號樓3樓體檢中心
廣州市胸科醫院 體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