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肺結核合并藥物性腎損害、藥物性肝損害
一、什么是肺結核合并藥物性腎損害、藥物性肝損害?
結核病在我國仍是常見病,主要以肺結核多見,治療結核病的常用藥物為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鏈霉素等,大多數結核病患者經過抗結核藥物治療后可獲得良好的效果,但由于結核病的療程較長,易出現藥物性不良反應,常見的有腎功能損害(Drug-Induced Renal Injury)和肝功能損害(Drug-InducedLiver Injury),特別是患有腎臟或肝臟基礎疾病的患者更容易發生。
二、肺結核合并藥物性腎損害、藥物性肝損害有什么臨床表現?
肺結核典型的臨床表現為咳嗽、咳痰、發熱、盜汗、咯血、胸痛等,嚴重者可出現呼吸困難。合并藥物性腎損害常出現血尿、蛋白尿、白細胞尿、發熱、少尿等,實驗室檢查出現腎功能不全。合并藥物性肝損害常出現乏力、胃納減退、上腹不適、惡心、嘔吐、厭食、肝腫大、黃疸等,實驗室檢查出現肝功能不全。
三、怎么樣治療肺結核合并藥物性腎損害、藥物性肝損害?
輕者停藥后可自行恢復,重者可能危及生命、需積極治療、搶救。藥物性腎損害預后良好。如能及時診斷及正確治療多數藥物性腎損害患者腎功可恢復正常,病人可完全康復。但個別重癥腎功能衰竭、病情復雜或原有腎功能不全及老年患者腎功能常難以恢復。藥物性肝炎通過停藥、休息和保肝治療后,一般很快可以痊愈,嚴重者可導致肝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