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治療方案的制訂
只有在明確診斷和徹底檢查的基礎上,才能準確劃分癌癥類型和疾病階段,制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與其他惡性腫瘤一樣,肺癌的明確診斷依賴于病理學檢查。臨床上常用的病理學檢查方法有痰脫落細胞學檢查、纖維支氣管鏡活檢、經皮肺組織穿刺活檢、縱隔鏡活檢、淺表轉移病灶切除活檢等。病理明確診斷肺癌后,可進行CT、磁共振成像(MRI)、骨顯像、血液檢查、超聲檢查、正電子發射體層攝影(PET)—CT等檢查,這些檢查均是對肺癌的診斷和分期很有意義的臨床常用檢查項目。
目前外科手術、放療、化療、分子靶向治療和介入治療是治療肺癌的主要方法。這些治療方法各有優勢,對肺癌患者都有一定的療效,可以單獨或聯合使用。但具體治療方法的選擇要受患者的機體狀況、腫瘤的病理類型、侵犯范圍和發展趨勢等因素的影響。肺癌的治療強調“三化兼顧”,即綜合化、個體化、規范化,這是提高肺癌患者長期生存率的關鍵,如早期肺癌患者經過以手術為主的規范化綜合治療,其5年生存率可達7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