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靶向治療
肺癌靶向治療現在研究較多的集中在非小細胞肺癌方面,尤其是肺腺癌。目前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藥物主要有以下幾種:
1.EGFR-TKI(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隨著2002年靶向藥物吉非替尼在日本上市后,肺癌治療也開啟了靶向治療的新篇章。隨后,厄羅替尼、埃克替尼也陸續上市,為肺癌的治療提供了一種全新方法,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生存時間也得到了大幅度延長。但就像其他抗腫瘤藥物一樣,耐藥問題逐漸出現并困擾臨床醫生,隨后第二代EGFR-TKI阿法替尼上市,第三代AZD-9291、CO-168問世,進入臨床研究階段,目前結果較為理想。
2.ALK(間變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劑 ALK基因最早在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的一個亞型中被發現,隨后在非小細胞肺癌中發現存在一種基因突變為ALK基因重排,并且針對ALK基因重排的抑制劑對此類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療效頗佳。第一代ALK抑制劑克唑替尼于2011在美國上市,并于2012年在中國上市,隨后第二代抑制劑Ceritinib等在美國上市,并在中國進入I期/II期臨床研究。
3. 抑制腫瘤血管生成的靶向藥物 (1)抗VEGFR(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抗體 腫瘤的生長常常伴隨著血管的生成,腫瘤血管是異常病理性血管,是癌細胞的營養通道和轉移途徑,抗VEGFR抗體可以抑制腫瘤血管的生成,并使異常的腫瘤血管正常化,從而起到抗腫瘤的作用,目前臨床上常用的貝伐珠單抗在非小細胞肺癌、結直腸癌、腦膠質瘤等方面的療效均得到了肯定。(2)血管內皮抑素(恩度)它是一種內源性血管形成抑制因子,能有效抑制機體內病理性血管的形成,具有廣譜的抗腫瘤作用。
4. 其他 除上述常見靶向藥物外,還有一些如針對PTEN、ROS1、PI3K、mTOR、PDL/PDL-1、FGFR等基因或通路的靶向藥物均在研究階段,未來將有大量的靶向藥物進入臨床,靶向藥物治療也成為了腫瘤治療非常有前景的治療手段之一。
隨著基礎醫學、轉化醫學的不斷發展,大量的靶向藥物進入臨床研究階段,同時也有大量的靶向藥物已經批準上市,給腫瘤患者治療帶來新的希望。
腫瘤科:謝亞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