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管理局和《健康報》社開展的2019年度改善醫療服務“群眾滿意的醫療機構、科室和醫務工作者”推選活動中,我院李昕潔副院長獲評“2019年度改善醫療服務突出貢獻工作者”。
李昕潔,中共黨員、結核病學主任醫師,現任廣州市胸科醫院副院長。從醫34年,一直從事呼吸疾病、結核病的臨床診療、科研和教學工作。在呼吸科和結核病科的臨床診斷、鑒別診斷和規范化治療、個體化治療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在支氣管擴張癥合并感染的臨床處置方面開展積極探索。參與國家重大科技“十一五”、“十二五”及“十三五”多項臨床科研,以及全國抗結核新藥臨床保護使用工作。現擔任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結核病臨床試驗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促會第二屆結核病防治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醫學會呼吸病分會委員會第九屆委員會常委。廣東省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常委、廣東省醫師協會呼吸病學分會常委、廣州市醫師協會呼吸病學分會副主委、廣州市醫學會老年病學分會副主委、廣州市醫學會呼吸內科學分會常委、廣州市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常委。《結核病與肺部健康》雜志通訊編委。榮獲2015年第三屆“廣州醫師獎”,“2018年度廣州市醫學會先進個人”等榮譽。
“耕耘三十余載,只為干好一件事”
1986年,李昕潔畢業于廣州醫學院(廣州醫科大學前身)醫療系。從畢業分配到廣州市胸科醫院工作至今,從初出茅廬到慢慢成熟,李昕潔說,“工作30多年只干好一件事,就是想辦法治好病人。”在同事們眼中,她是個比較追求至臻完善的人,干事的時候像上緊了發條似的,手頭上的事總是想做到讓人滿意為止。
“哎呀,李醫生你好有耐心哦”,“李醫生,謝謝你這么關心我”、“我今天出院了,謝謝你的精心治療”…… 這些年來,患者這些話語常在耳邊響起,讓李昕潔覺得真是一種享受,因為那是患者對她的信任和肯定,是給她最大的獎勵。
“做有溫度、病人信任的醫生”
林巧稚教授曾說過,“看病人不是修理機器,不能做純技術專家。” “有時,是治愈;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第一次聽到老師鐘南山講到這段刻在美國醫生特魯多墓碑上的名句時,李昕潔便拿小本把它記了下來,默默踐行于工作。她把對每一個生命的尊重當作是應盡的本分,她知道要想做有溫度的人,先得做有心人,要心中有患者。
有件事讓李昕潔醫師印象深刻。在結核病強化治療期,許多病人配合規范治療的依從性差,病人常說,服用抗結核藥的藥量多、味道差、難以咽下。一開始,她還覺得是患者心理障礙或嬌氣,但為了與患者的溝通解釋更順暢,她決定自己嘗嘗四種一線口服抗結核藥物的味道、口感。這一嘗真正讓她感受到了患者服藥的不易。
這次小小的體檢讓她有了切身感受后,她逐漸改進與病人的溝通交流,使患者能感受到來自醫生的用心和關愛。久而久之,患者也就愿意相信她并接受她的指導,努力克服困難堅持服藥,從而提高了完成全程治療的依從性。
“做全員參與、持續改進醫療服務的推進者”
作為醫院領導,李昕潔反復強調,管理者要把醫療質量與醫療安全擺在首位,“要善于學習運用現代的、科學的管理理念,來提升醫院的診療技術和服務能力。”
針對醫院預約診療率提高慢、臨床路徑入組率低、日間手術啟動慢、住院床位收治等實際問題,她經常組織職能部門反復研究協調,一點一點把“不行的”問題摳出來,把阻礙前進的絆腳石一個個搬開。通過不懈努力,醫院日間手術開展起來了,醫院預約診療率大幅提升,全面實施對超聲波檢查、心電圖、胸片、CT、纖支鏡等檢查的預約檢查,大大方便了患者,有效縮短了患者排隊等候的時間。抓實臨床路徑管理制度的落實,有效提高了臨床路徑管理效率,規范診治,惠及患者。為滿足診療服務需求,逐步開展院內多學科聯合診療或多專業專家聯合診治。
李昕潔副院長說,推進醫療服務持續改進的工作不會一蹴而就,還有許多的溝溝坎坎,但不管怎么艱難,我們必須要一步步地邁過去。
“融入人文情懷,做延伸優質服務的踐行者”
為貫徹落實好國家《關于印發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通知》精神,李昕潔副院長組織制定了醫院年度的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并按照目標要求逐項抓責任落實。例如:對急危重患者開通綠色通道,先救治、后繳費,落實應急救助制度;制定《急診科轉送危重病人入院工作程序》,確保危重患者轉送途中的醫療安全;在華南結核病專科聯盟框架下,制定雙向轉診的流程,設立專人協調,開啟雙向轉診綠色通道,為患者提供連續性診療服務;開設護理專科門診,為患者提供從住院到門診的過渡,延伸優質護理服務;開設臨床藥學專科門診,為醫療質量和用藥安全提供保障;建立獎懲機制,加強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減輕患者負擔;邀請專家圍繞人文醫學、醫患溝通技巧等內容,對我院醫務人員進行授課指導,提高醫務人員的服務意識和與患者溝通的能力……一系列舉措的落實,只為改善群眾就醫感受,深受病人和家屬的好評。
不忘初心,持續提升,追逐更好不停步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李昕潔說,既然選擇了從醫,就要盡醫者之責,保持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健康需要服務的初心;既然選擇了從醫,就要堅持博學,不斷提升自身素質,持續積累增強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本領。
雖然兼任多個學術團體職務,但她仍堅持把黨的領導放在首位,把崗位職責放在重要位置。她本著“哪怕一小會兒”的態度,始終堅持學習,給自己提升專業水平“施壓”,積極參加國家“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重大科技專項研究。同時還給同事“施壓”,要求大家每天學習提升自我。
習近平總書記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李昕潔副院長說,人民對健康生活的需求,是醫務人員改善醫療服務永無止境的努力方向。她希望全院干部職工在上級和醫院黨委、院領導班子的帶領下齊心協力,努力奔跑,不斷增強為人民健康保駕護航的本領和能力。
辦公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