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腔熱忱 奉獻擔當
——記廣州援疆專家、廣州市胸科醫院吳睿彥副主任醫師
2021年9月,廣州市胸科醫院吳睿彥副主任醫師帶著滿腔熱忱來到了新疆喀什疏附縣人民醫院呼吸科開展醫療幫扶。
實現多個“第一例”的突破
9月18日上班首日,剛到醫院,吳睿彥主任就立即投入到呼吸科一例“重癥肺炎、呼衰、休克”危重病人的搶救工作中,并實施了對該患者行經口氣管插管、鎖骨下靜脈穿刺,實現該院呼吸科開展有創呼吸機輔助通氣、中心靜脈壓測量等多個“第一例”的突破,填補科室技術空白。
此后,吳睿彥主任協助科主任管理科室,完善相關醫療制度,提升醫療質量。每日參與新收病人、危重病例查房等日常工作,指導住院病歷書寫及整理,指導臨床醫生解讀實驗室檢驗報告,閱讀心電圖、胸片及胸部CT影像等,指導無創呼吸機呼吸支持(BIPAP呼吸機)在呼衰、心衰病人的搶救使用及參數設置、使用中的病情觀察等,參與和指導數十例重癥肺炎、哮喘及COPD急性發作所致呼吸衰竭、心功能衰竭等危重病人搶救。
系統開展危重病例診療培訓
對于本科室對重癥肺炎及其他危重病例的觀察和處置措施存在的缺陷,吳睿彥主任利用業余時間,制作《病例討論》《臨床內科疾病常用重癥監測指標》等課件,結合臨床實例及個人經驗,組織科內授課,以病例解析形式,深入解讀《中國成人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16年版)》《2016年膿毒癥與膿毒性休克處理國際指南》《臨床內科疾病常用重癥監測指標》等,為當地醫護人員帶來了呼吸疾病診療的先進技術和理念。并應邀前往疏附縣維吾爾醫院為醫護人員講授《呼吸系統常見病診治》。
通過開展呼吸專科知識系統性、規范化培訓,使當地同行逐步掌握了常用重癥監測指標,CAP病情評估與判斷,心衰標志物解讀,血氣分析等多種診療技能,提高了當地醫護人員臨床診療水平。
手把手“傳幫帶”
吳睿彥主任積極發揮援疆專家技術優勢和“傳幫帶”作用,立足臨床帶教開展“師帶徒”工作,通過定期教學查房,加強對年輕醫生、民族醫生、護士的培養。他親自操作示范胸腔閉式引流術(氣胸)、胸腔置管引流術(胸腔積液)、支氣管鏡檢查等手術操作,指導醫護人員做好術后觀察和病例書寫,不斷補齊科室技術短板。在完成呼吸科工作的同時,吳睿彥主任還積極參與婦產科危重產婦、普外科危重病例等科室的多學科會診及搶救。
吳睿彥主任編寫了《振動排痰治療儀的使用方法》,規范醫護人員使用振動排痰治療儀,并對科內血氣分析檢查、肺功能室護士對患者的肺功能檢查操作不規范等的指導指導整改,。
為PCCM規范化建設作準備
“開展呼吸危重癥患者救治,必要的硬件支撐不可或缺。”為加強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PCCM)規范化建設,在充分調研基礎上,吳睿彥主任積極完善呼吸系統疾病臨床路徑模板,積極推進科室與醫院相關部門溝通,申請引進喉罩、一次性肺穿刺活檢針、骨髓穿刺包、腰椎穿刺包、胸腔穿刺包、一次性使用引流瓶、一次性負壓引流瓶、經鼻高流量呼吸濕化氧療治療儀等臨床手術及搶救器材,為更好開展臨床救治工作奠定了硬件基礎。
他還向醫院建議,增置睡眠監測儀、經鼻高流量濕化氧療治療儀、有創呼吸機等設備,外派醫護人員進修,獲取呼吸專科護士、呼吸治療師等資質,積極推進醫院呼吸科的建設步伐。
“讓呼吸介入技術惠及更多邊疆患者”
為推進疏附縣人民醫院開展呼吸介入學科建設,吳睿彥主任參考80余種文獻,制作《疏附縣人民醫院呼吸科呼吸內鏡操作評估》課件開展科內培訓,解讀《成人診斷性可彎曲支氣管鏡檢查術應用指南(2019版)》,改進支氣管鏡操作局麻技術,規范支氣管鏡檢查的適應癥、禁忌癥。
同時,《疏附縣人民醫院呼吸科支氣管鏡操作考核評分標準》《疏附縣人民醫院呼吸科呼吸內鏡(介入)診療術前評估單》《疏附縣人民醫院支氣管鏡報告電子版》《疏附縣人民醫院支氣管鏡報告手寫版》等規范性文件,得到醫務科認可備案,在科內實施使用。
雖然存在語言障礙使得與患者的溝通欠佳,但并沒有影響吳睿彥主任的工作熱情。雖然遠離故鄉、遠離家人,思鄉之情溢于言表,但他不忘黨組織和醫院囑托,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與使命感,迅速轉變角色,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和自身優勢,把先進的醫療技術和經驗帶到邊疆,并與呼吸科醫務人員密切交流,共同研究、共同進步,為受援地各族群眾提供優質醫療服務,扎扎實實造福新疆百姓。
黨委辦公室整理
2021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