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再等那么久啦!” | 新CT助力提升醫院影像服務能力
“以前照個CT有時要等兩三天,有的檢查還要去其他醫院做,現在好多了,不光速度快了,各種檢查也能在這里搞定!”
伴隨醫院新增的CT投入正常使用,以往的吐槽聲少了,改善醫療服務行動在醫學影像科持續推進。今年以來,胸科醫院CT服務量不斷刷新記錄,顯著縮短了患者等候時間,一些新增的服務項目,為患者帶來診療上的便利和實惠。
60歲的老陳(化名)咳嗽咳痰一年多了,伴有不同程度的胸痛,在當地醫院CT檢查,發現胸部病灶增多,來我院就診,進一步檢查后確診為繼發性肺結核。
繼發性肺結核一般是指當患者出現結核分枝桿菌的初次感染后,因潛伏在體內的結核菌重新活躍或是二次感染引起的原病灶復發,或者是再次因外界感染而導致的肺結核病,一般多見于成人,屬于是臨床常見的類型。主要的臨床表現是咳嗽、咳痰、午后低熱、盜汗、乏力以及消瘦等呼吸系統疾病的各項表現。結核內科專家表示,繼發性肺結核癥狀明顯,容易出現空洞和排菌,且有傳染性,一定要予以積極的抗結核治療治療,才能防止傳播。
醫生為老陳作心電圖檢查時發現“患者左前分支阻滯,不完全右束支阻滯,ST-T改變,急性前間壁心肌梗死圖形。”臨床醫生建議為患者行冠脈CTA檢查。檢查后發現,老陳左回旋支重度狹窄;左前降支混合斑塊,呈重度狹窄;右冠脈混合斑塊呈中度狹窄。
“以往受條件所限,患者要做冠脈檢查,還得去院外醫療機構做,再回來抗結核治療,給患者帶來極大不便。”醫學影像科主任方偉軍說,為切實方便患者就醫,醫院迅速改造放射科現有醫療用房,安裝一臺新CT機滿足患者就診需求,像老陳這樣的繼發性肺結核患者就不用出去檢查了,運用新CT開展的心臟冠脈CTA成像,尤其對冠心病的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冠脈發育畸形,支架植入后、心臟搭橋術后支架及血管的通暢性的判斷更加清晰、更為準確,為心血管患者和冠心病篩查及診斷提供了更為安全、迅速、費用低廉的檢查方法,并為臨床診療提供更加準確的依據和有力的技術支持。
新設備的精準、快速、高效,它將優質圖像、極低的輻射劑量和快速掃描完美結合,給患者帶來舒適、安全的醫學影像服務新體驗,贏得患者一致好評。目前,即便受疫情影響,醫院放射科兩臺CT服務患者人次超去年同期3.48%。
“單日最大服務能力可提升約80%,門診及住院病人等候時間顯著縮短,特別是對外科術前定位、腫瘤經皮肺穿刺患者等候時間明顯縮短了,患者滿意度顯著提升。”方偉軍主任說,這一便民舉措顯著提升了醫院影像檢查效率,助力醫院新技術開展,力爭實現醫院門診患者能在當日完成檢查,盡管工作量一直在增加,放射科醫務人員加班加點,不斷挖掘工作潛力,迎接一個個挑戰,用實際行動為群眾辦實事,為患者健康保駕護航!
醫學影像科:張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