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全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文簡稱“COPD”,是一種以持續性、進行性加重的氣流阻塞為特征的常見慢性呼吸道疾病。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近1億人患有慢阻肺,慢阻肺已成為我國居民健康的第三大“殺手”。
慢阻肺,全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文簡稱“COPD”,是一種以持續性、進行性加重的氣流阻塞為特征的常見慢性呼吸道疾病。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近1億人患有慢阻肺,慢阻肺已成為我國居民健康的第三大“殺手”。
廣州市胸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盛青主任表示,一般來說,慢阻肺患者會出現一些呼吸道的癥狀,包括慢性咳嗽或咳痰,喘息、氣短、呼吸困難等。導致慢阻肺的危險因素包括吸煙、職業性粉塵、化學物質、生物燃料、空氣污染等。而吸煙,是慢阻肺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吸煙者患慢阻肺的幾率比非吸煙者明顯提高,60%-70%的慢阻肺跟吸煙有關。
由于慢阻肺是一種高致殘性疾病,初期發展緩慢,等病情較為嚴重時才會被發現,因此它又被稱為“沉默的殺手”。盛主任提醒,如果你經常或每天咳嗽數次、經常有痰、比同齡人更容易感覺氣短、現在或曾經經常吸煙、年齡大于40歲,對于這5個方面,如果有3個或以上符合,那就要小心了,特別是吸煙的朋友,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排查自己是否患上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通過肺功能測定來確診。
有什么辦法預防COPD患上慢阻肺的危險?
一、戒煙,遠離被動吸煙
我們知道經常吸煙本身就是一種傷肺的行為,煙霧中很多大顆粒的物質,會損傷氣道,所以如果想要在防治慢肺阻的道路上加把勁的話,一定要戒煙(包括被動吸煙),這樣不僅可以預防慢阻肺,對于其他肺病的預防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二、盡量遠離污染嚴重的環境
慢阻肺的發生和環境污染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想要預防該病,就要盡量遠離污染嚴重的環境。霧霾天出門的時候要佩戴口罩,不要在充滿粉塵的環境當中工作和生活,要是做飯或者是生爐火取暖,需要保證房間內通風。
三、加強體育鍛煉
經常進行體育鍛煉的人可以增加肺部的呼吸能力,肺部變得比以前更加強壯,抵御能力也會隨之提高。可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比如說慢跑、爬山、跳舞等。盡量選擇空氣環境比較好的地方進行體育鍛煉,如果在一些環境比較差的地方進行體育鍛煉,可能會起到反作用。
四、預防呼吸道感染
預防呼吸道感染對于預防慢阻肺來說有一定的幫助。如果不小心感染,應盡快接受治療,防止病情加重,影響肺部的健康。建議定期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這樣能夠降低呼吸道感染的發病率。
慢阻肺急性加重怎么預防?
預防急性加重對慢阻肺的病情管理非常重要。因此,慢阻肺患者應該戒煙,預防感冒,長期遵照執行醫生提供的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并動態調整,在醫生評估建議下接種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新冠疫苗等。
盛青主任表示,診斷慢阻肺的方法并不難,肺功能測定是判斷該病的金標準,受檢者只需按照醫生的指引對著肺功能儀吹幾口氣,就能客觀地評價氣道堵塞的程度。慢阻肺要“早診早治”,很多人就是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患病,等到氣喘的時候才去檢查,這個時候往往肺功能損失已經50%以上了,容易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如果懷疑自己得了慢阻肺,需要到正規醫院找呼吸專科醫生進行診斷。
廣州市胸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簡介:
廣州市胸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是國家PCCM科規范化建設三級醫院達標單位,是我院重點發展科室之一,是集臨床、教學、科研于一體的專科。
現有開放床位60張,RICU床位7張,醫護人員33人,其中主任醫師2人,副主任醫師3人,主治醫師5人,博士2人,碩士6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人。已形成一支專業水平高、人才結構合理的醫療團隊。
科室團結向上,在2003年抗擊非典及2020年以來防控新冠疫情中多次完成抗疫任務,受到衛生系統表彰和社區表揚。
本科開展呼吸疾病相關檢查和治療,包括:肺功能檢測、多導睡眠監測、經鼻高流量濕化氧療、無創機械通氣治療、低頻脈沖電治療,經電子支氣管鏡下檢查和各種治療(如支氣管鏡下肺活檢術、支氣管內壞死物清除術、經支氣管鏡氣道內球囊擴張術及支氣管異物鉗取術等),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胸膜活檢術,胸腔穿刺引流術等。
以診斷及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為特色,對于肺部感染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肺動脈高壓及肺源性心臟病、間質性肺疾病、胸膜疾病、睡眠呼吸障礙、肺栓塞、肺部腫瘤等呼吸系統常見病、多發病和各種呼吸系統急重癥及肺部疑難病癥的鑒別、診斷及治療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并開設戒煙、支氣管哮喘、慢阻肺、睡眠呼吸疾病、支氣管擴張癥、間質性肺疾病及肺小結節等專病門診。護理方面也開設了呼吸專科護理門診,在霧化治療、吸入藥物、呼吸康復訓練等方面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和隨訪,建立涵蓋患者門診、住院、居家的多環節管理。
科室全體醫護人員齊心協力,以優質醫療護理為基礎,以維護人民健康為宗旨,為前來就診的呼吸疾病患者提供優質、有效的診療服務。
科室聯系電話:
020-83594118(醫生室)
020-83594128(護士站)
盛青醫生簡介:
主任醫師,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
出診時間:
結核專科門診:周三上午;綜合門診:周二下午。
主要專業方向:
從事呼吸內科臨床工作20余年,在呼吸系統常見多發疾病、疑難病例及急危重癥的診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部感染性疾病、胸膜疾病、肺部腫瘤、慢性咳嗽等疾病的診治及熟練應用纖維支氣管鏡對肺部疾病進行診斷和治療。主持及參與省、市級科研課題多項,在國內醫學專業學術期刊發表醫學論文十余篇。
學術任職:
現任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結核病相關疾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肺功能學組成員,廣東省醫師協會呼吸科醫師分會委員,廣東省女醫師協會呼吸與危重癥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呼吸病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胸部疾病學會彌漫性實質性肺疾病多學科診療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廣東省防癆協會呼吸疾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醫療行業協會呼吸病管理分會委員,廣州市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常務委員,廣州市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常務委員,廣州市醫學會睡眠醫學分會常務委員,廣州抗癌協會腫瘤感染專業委員會委員。
馬志明醫生簡介:
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廣州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出診時間:結核專科門診:周四上午;綜合門診:周一下午。
主要專業方向:
從事呼吸內科臨床工作30多年,擅長肺部感染性疾病、間質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不明原因慢性咳嗽及肺部腫瘤等疾病的診治,對肺部疑難性疾病的鑒診和治療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能熟練運用 電子支氣管鏡技術對呼吸疾病診治。近年來主持及參與省、市級科研課題多項,發表國家級及省級論文30多篇。
學術任職:
廣東省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第九屆間質性肺疾病學組成員、中國防癆協會多學科診療專業分會常委、廣東省預防醫學會呼吸病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感染與間質病學組副組長、廣州抗癌學會腫瘤感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慢性呼吸道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臨床醫學學會呼吸病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廣東省藥學會呼吸用藥專家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防癆協會第三屆呼吸疾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胸部疾病學會彌漫性實質性疾病多學科診療專業委員會常委委員。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醫生出診時間:
韓展昭(副主任醫師):
結核專科門診:周四下午;綜合門診:周二上午。
黎希(主治醫師):
綜合門診:周一上午。
周曉婷(主治醫師):
綜合門診:周五下午
祝濤(主治醫師):
綜合門診:周三下午
劉銳強(主治醫師):
綜合門診:周四下午
呼吸專科護理門診開診安排:
羅細玲(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護士長):
綜合門診:周二下午
劉飛(主管護師):
綜合門診:周一下午
文字來源:廣州市衛生健康宣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