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查房|廣東省名中醫梁傍順教授到我院出診,指導中醫科查房
廣東省名中醫、第五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傳承人梁傍順教授將到我院出門診并深入中醫科病房指導查房帶教工作。
名中醫梁傍順簡介:
師承博士導師,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廣東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廣東省名中醫,第五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傳承人,中華醫學會成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董事。承擔、參與多項國家級、省市級科研課題。從事臨床工作40余年,經驗豐富,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擅長肺癌、胃腸癌、卵巢癌、鼻咽癌等實體腫瘤的化療、靶向治療,有非常豐富的中西醫結合腫瘤治療經驗。
出診時間:周二上午
出診地點:廣州市胸科醫院新綜合門診樓二樓209診室
查房時間:周四上午
查房地點:廣州市胸科醫院7號住院樓3樓中醫科病區
針對病因診斷尚不十分明確的結核疑難病例,如何充分運用傳統中醫,制定更完善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策略?10月24日,廣東省名中醫、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梁傍順教授蒞臨我院中醫科指導查房帶教工作,有助于進一步提高中科診療質量,改進工作方法,提高服務效率,促進科室管理科學化、標準化、規范化。副院長李艷參加查房和病例討論相關活動。
梁傍順教授是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廣東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廣東省名中醫、第五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傳承人、中華醫學會成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董事。作為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中西醫結合病房主任醫師的梁傍順教授,不僅擅長腫瘤的診治,而且是曾經致力于結核病診療工作10余年的老前輩。
深入中醫科病房前,梁傍順教授已經做足了“功課”,詳細查閱患者病歷記錄。為了拉近醫患距離,梁教授像“拉家常”一樣詢問患者病情,在查體和聽診時,從胸腹到腿腳上皮患處,她不放過每一處細節,并從中分析與病情的相關性。
梁教授來到一名患者的床邊,由于長期的疾病消耗,導致患者整個人十分消瘦,梁教授盡量俯下身子,耐心傾聽患者對病情和感受的描述。在做聽診檢查時,梁教授用手輕輕托住患者后背,用手將聽診器捂熱再放到患者身體上,這已經成為她從醫多年的習慣。
在床邊查房的一個多小時里,梁教授一邊耐心與患者及家屬溝通病情,細致入微地為患者進行一系列聽診檢查,一邊提醒身邊的年輕醫生及管床護士需要注意的問題。盡管在查房前,主管醫生已經把患者詳細的檢查材料都匯報給梁傍順教授,但她依舊堅持先到床邊,“不能‘紙上談兵’,一定要到臨床一線、到患者床邊,才能獲得一手資料。”
床邊查房之后,梁教授圍繞病例匯報中提出的難點和疑惑,與主管醫生們進行了多維度地深入探討和層層剖析,提出診斷意見,為患者制定科學、規范、個體化的指導性診療方案。
教方法,明事項,傳經驗。此次院際合作查房是由院領導牽頭,在中醫科開展的由省名中醫梁傍順專家,通過床旁查房和臨床病例討論、教學模式,共同討論制定結核病的中西醫診療方案。中醫科醫護人員表示獲益匪淺,這是中醫科成立以來首次以名醫查房的方式,探索提高科室服務質量和業務水平,有助于推進中醫學科發展和中醫特色項目建設,為更多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健康服務。
廣州市胸科醫院中醫科簡介:
廣州市胸科醫院中醫科創建于1953年,是醫院第一批成立的專科,也是華南地區最早成立的中醫結核專科。現為廣州市“1+N”針灸醫院聯盟建設單位,同時是廣州市中醫藥特色診療項目建設單位,廣州市名中醫工作室建設單位。現科室共有醫生10名,2名廣州市名中醫,其中針灸推拿專業中醫師3名;高級職稱4人;具有碩士學歷5人。目前科室架構主要分為兩部分:中醫內科、針灸推拿治療室。
專科發展方向:
中醫科以傳統中藥內治為主,輔以多元的中醫外治法,內外并治,防重于治, 為廣大結核病患者提供高質量高效同質化的傳統中醫藥服務。科室設有結核病針灸專科、針灸推拿專科、中醫耐多藥性肺結核針灸專科、中醫結核性腦膜炎針灸專科、治未病專科、小兒推拿專科、中醫婦科專科、乳腺專科等多個亞專科門診。其中針灸專科為重點發展亞專科,近幾年一共引進3位醫生,均為針灸推拿學碩士。針灸團隊與本院耐多藥性肺結核科、神經內科、骨科、PCCM、兒科等多個專科病房協作發展,對諸多住院患者進行針灸專科會診,并適度針刺治療,為廣大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
專科特色:中醫針灸推拿治療室
“中西結合,針藥并用”是科室診治特色。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在常見病中廣泛開展中醫外治療法,目前已發展成為嶺南地區結核病專科開展外治項目和業務量的標兵。科室現配備有1間中醫治療室,已開展項目有:毫針、毫火針、電針、耳針、撳針、頭針、腕踝針、項針、刺絡放血、耳穴壓豆療法、埋針治療、穴位注射、穴位貼敷、頸腰椎牽引、小兒推拿、拔罐療法、中藥熏洗治療、 走罐療法、穴位貼敷等20余項。每年接受外治的患者超過5000人次,綠色環保低副作用的中醫傳統外治法受到了廣大患者的歡迎。
文字:中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