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服務邊疆患者
——援疆干部的工作手記
眨眼間,在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感染科已一周時間了,雖時間短,但實地見聞感觸良多。
當地群眾健康觀念比較淡薄,不少患者的疾病拖到了后期、迫不得已才到醫院就診,從而導致病情惡化,或許這也是導致當地傳染病盛行、疾病多樣、重癥病人多見的一大因素。援疆醫生被當地醫院視若珍寶,我們也暗下決心要為這里的醫院和患者多做貢獻。
這幾天,感染科收治了一名艾滋病合并肺結核患者?;颊呤且幻心昱?,體重僅有33kg。這個瘦小虛弱的身體躺在病床上,咳嗽不止。
當地醫生向我們介紹了患者病情:通過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已經在患者痰液中找到了結核菌。因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全血細胞減少,這是當地醫生對患者進行抗結核藥物治療的顧忌。作為結核內科醫生,我調閱了患者胸部CT,影像提示:偌大的、毫不規則的肺內空洞,延至氣管旁、食道旁。我尋問病人進食感覺,有惡心、嘔吐感。難道這個空洞已經穿破食道?
我們曾診斷過縱膈淋巴結潰破到肺內患者,診斷過支氣管潰破到胸腔患者,但肺內空洞潰破到食管的患者還是比較罕見。于是,我立刻把患者CT圖片傳給了我院醫學影像科主任方偉軍主任醫師。方主任非常重視,迅速發回了對該患者CT的分析:該病例的確少見,考慮縱膈疝蔓延潰破至氣道、食管,累及部位在其上方或隆突上方的右側壁。
在方主任支援幫助下,我建議立刻予患者抗結核治療,因患者同時進行抗艾滋病毒治療,但由于抗結核藥物利福平與某些抗艾滋病毒藥物存在相互影響,我找到艾滋病領域的援疆專家一起討論兩種疾病各自用藥的替代方案,直至確定最優聯合用藥方案。鑒于患者太過瘦弱,在抗結核方面,我提出根據體重調整抗結核藥物劑量的建議。鑒于患者食道壁受累,建議給予軟食,避免刺激,并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感染科蘇主任非常贊同我們的意見,患者看到了我們的努力,眼里燃起了生的希望。
經過兩天治療,該患者咳嗽癥狀有所減輕,由于極度低下的免疫功能和極度低下的全血細胞,患者依然沒有脫離生命危險。但我想,只要有一線希望和機會,我將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并以廣州市衛健委和胸科醫院為堅強后盾,用心服務邊疆群眾,高質量開展援疆工作,展現我們廣州衛生和胸科人的風采。
援疆干部:程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