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創優質護理服務 打造人文護理品牌
----醫院舉辦“假如我是一名病人”主題競賽
為深入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工作,切實提升醫院護理服務水平,10月30日下午,我院舉辦“假如我是一位病人”主題競賽活動,副院長高平及護理部、辦公室、工會、團委負責人,各護理單元護長、參賽選手及科室代表約100多人參加活動。
競賽中,來自全院23個護理單元充分發揮專科護理服務特色,將朗誦、情景劇等表演形式與實際工作緊密結合,針對在院患者常見的身體或心理上的疑慮和困難,歸納總結出合情合理的解決方案,并進行了精彩展示和生動演繹。每一件看似簡單的作品,都能夠反映出護理人員對待病人的態度和責任心。
“以病人為中心、體現人文關愛是護理工作的目標,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注重細節,認真對待工作,將每一件小事做細,保持著高度責任感和抱有正確態度才能真正被患者接納,才能夠讓患者產生良好的就醫感受。”護理部主任曾華志表示,競賽的目的就是要找回護理人文關懷的本源,進一步改善護理服務質量。不妨看看護士姐妹們的精彩表現。
腫瘤科護士的情景劇《從頭開始》演繹了一名年輕女性因化療引起脫發的心路歷程,通過護士耐心有愛的心理護理,用一頂假發與自己參加新冠疫情工作剪去長發的親身體驗,讓患者逐漸接受化療帶來的副作用,積極地配合治療并康復。
手術室護士《暖暖綠衣情》演繹了一名精致女孩因不明術前準備,護士通過耐心的術前宣教完成了術前準備,幫助其順利完成手術。
外一科護士《最近比較煩》演繹了一名流質飲食患者因飲食愛好想盡辦法想正常進食的故事,在護士耐心講述與細心關懷中,一瓶話梅讓患者既遵照了流質飲食的要求,也滿足了其飲食愛好。
內八科護士表演的《感同身受》講述了護士小米與跌倒骨折的患者護工張阿姨發生摩擦,之后小米不慎受傷以患者身份偶遇熱心的護工張阿姨,讓她體會到了作為患者的真實感受。
一分所護士的朗誦飽含感情,表達了一名患者的內心需求,在工作中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在細微處彰顯護理人文關懷,凡事多了一份諒解,多了一份釋然,護理工作也會更加順暢,朗誦讓人產生共鳴。
綜合門診《門診那些事兒》講述了一位換藥患者經歷兩位不同態度的護士提供的咨詢服務與換藥過程,生動展現了護患間的真實故事,反映出護理工作不只是單純的基礎護理、管道護理、儀器維護管理,更應該是身心護理,把平凡工作做到極致,就是不平凡。
內一科情景劇《理解》展示了疫情期間醫院落實探視陪護管理中遇到的故事,一位術后患者沒有家屬陪護,找管房護士幫忙熱粥,護士忙于治療而未幫忙而引起患者的不滿。最后,護患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在細微處彰顯護理人文關懷,既是對病人和家屬負責,也是對自我的尊重和肯定。
競賽結束后,高平副院長就競賽活動進行點評,她表示,護理姐妹用精彩的演繹表明,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在于持續改進,勉勵全院護士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強化護理操作技能學習,精益求精、真情服務,提高解決疑難護理問題能力;換位思考,以心換心,為患者提供“有溫度”的服務和健康支持;敢于創新,與患者“共情”,使患者主動地參與到疾病的康復中來,讓人文精神貫穿護理服務全過程,提升醫院護理工作質量和水平,給患者帶來更多健康福祉。
附:獲獎名單
一等獎:腫瘤科
二等獎:內八科、綜合門診
三等獎:一分所、外一科、內一科、手術室
優勝獎:內二科、內三科、內五科、急診科、二分所、ICU、外二科、中心登記室、呼吸科、外三科、供應室、內四科、專科門診、內鏡中心、兒科、內六科
護理部:周敏娟 包夢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