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開刀也能根治腫瘤,我挺微波消融術!”
2022年4月15日-21日是第28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癌癥防治 早早行動”。專家表示,早診早治是提高癌癥生存率的關鍵,目前的技術手段可以早期發現大部分的常見癌癥,癌癥患者的治療效果、生存時間和癌癥發現的早晚密切相關,發現越早,治療效果越好,生存時間越長。不妨來聽聽廣州市胸科醫院腫瘤科專家的建議。
我院腫瘤科常規開展一項腫瘤治療新技術——微波消融術。“這是一種比較直接有效的腫瘤治療方式,也被稱為繼手術切除、放療、化療之外腫瘤治療的‘第四種技術’,為一些肺功能較差、無法手術、放療風險大、化療及免疫治療耐藥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帶來根治的希望。”呼吸腫瘤科主任岑文昌說。
“曲折”的抗癌之路
外地的老馮(化名)60多歲,是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多發肺大皰及左上肺陳舊性肺結核患者,肺功能很差。2019年春因咳嗽、咳痰癥狀加重,到當地醫院行CT檢查,發現右上肺有一個7.5cm×7.2cm的腫瘤。老馮慕名來到我院腫瘤科就診。岑文昌主任團隊對其仔細檢查后,確診為局部晚期的右上肺中分化鱗癌(T4N0M0 IIIA期)。
經MDT多學科會診后專家們認為:患者肺功能很差,且腫瘤已經侵犯了胸膜及血管,無法直接手術。隨后,患者先接受了兩個周期的紫杉醇聯合鉑類的化療,化療后腫塊明顯縮小,氣管內的腫物消失。
首次化療取得良好效果,老馮看到了治愈的希望。我院胸外科專家會診,建議手術探查,術中發現“腫物侵犯上腔靜脈與奇怪靜脈交界處,血管不能分離暴露”,腫瘤無法切除,手術終止。隨后,患者再次進行兩個療程的化療,“結果腫瘤反而增大,考慮出現了化療耐藥。”主管醫師蘇寧副主任醫師說。
老馮再次面臨重大挑戰,腫瘤大且肺功能較差,如果進行放療,發生不良反應——放射性肺炎風險大。于是,專家團隊選擇了PD-1單抗免疫治療及吉西他濱化療的方案,療效非常好,腫瘤明顯縮小,但是出現了嚴重免疫治療不良反應——免疫相關性肺炎。雖然經積極治療后不良反應好轉,但不得不中止免疫治療,治療再次陷入困難。
微波消實現了“根治”
經過以上有效的治療后,患者的腫瘤由局部晚期變為早期(IB期)。如何幫助老馮 “根治腫瘤”?我院腫瘤科岑文昌主任帶領的專家團隊再次對患者的治療方案進行討論和反復論證:鑒于患者肺功能差,腫瘤無法切除,化療耐藥,免疫治療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放療風險大等。專家一致認為:腫瘤的微波消融術是目前最適合老馮的治療方式。”
取得患者及家屬的理解和同意后,2019年12月,老馮接受第1次CT引導下右上肺腫瘤的微波消融治療,手術非常順利,手術全程僅半小時,術后第2天患者即可正常活動,無任何不適癥狀,并于兩個月后實施了第2次手術。現在,老馮的腫瘤控制很好,每次回來復查臉上都堆滿了笑容。現在患者診斷肺癌已經3年多了,生活健康幸福。是微波消融術給他帶來了根治的希望。
什么是微波消融術?
“一根細針,一個微小針眼,只需半小時左右,腫瘤細胞即刻滅活!”。岑文昌主任說,微波消融術直接作用于腫瘤,燒死腫瘤細胞,創傷極其輕微,可謂是“簡單直接、療效顯著”!
微波消融術癌癥治療中非常重要治療手段。它不用開刀,創傷小,只需在CT引導下用一根鋼針經皮膚穿刺直接到達腫瘤部位,通過電極產生微波,利用微波爐一樣的熱效應原理,使腫瘤組織局部在幾分鐘內達到60~100℃的高溫,達到“燒死”腫瘤的目的,而對周圍組織幾乎無損傷,最大程度上精準消滅了腫瘤病灶。
哪些腫瘤可以用微波消融治療?
專家表示,微波消融術治療費用低,病人恢復期短,能夠降低癌癥復發風險,臨床適用范圍廣。可用于肺癌、肝癌、甲狀腺、乳腺良惡性腫瘤、胰腺癌、前列腺良性增生及前列腺癌、骨腫瘤、子宮肌瘤等實體瘤的治療,兼具安全性好和療效確切雙重優點。為不能手術或不愿接受手術治療的老年患者、中晚期患者提供了一種非常重要的治療手段。
微波消融治療腫瘤的優勢
1.定位準確,它可在超聲或CT的引導下精準打擊腫瘤,對正常組織損傷很小。
2.療效可靠,可有效“燒死”腫瘤細胞,使腫瘤變性毀損,還可進行適形消融,依據腫瘤的形狀進行治療,提高療效,不容易復發。
3.創傷小,無需開刀,在局部麻醉下進行,風險小,恢復快,避免大手術對身體“元氣”的傷害,術后3天即可出院。
4.適用范圍廣,對于腫瘤無法手術切除的患者,尤其老年和體弱患者,可以達到減瘤、減癥、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的作用。
5.可以與其他治療手段相互配合,多點多次反復消融。
6.提高人體抗癌能力,微波消融殺死腫瘤的同時激發機體的免疫功能,有利于防止腫瘤細胞轉移和復發。
【腫瘤科科室簡介】
腫瘤科是我院重點發展的學科之一,以胸部腫瘤以及其他系統腫瘤(如惡性淋巴瘤、鼻咽癌、腸癌等)的診斷和綜合治療為特色的專科,開展床位64張,日間化療床位4張。醫護人員38人。其中醫生12人,高級職稱5人,博士2人,碩士7人。
腫瘤科在惡性腫瘤綜合治療方面有著獨特優勢。善于運用CT、MRI、ECT、PET-CT、氣管鏡、EBUS、肺肝穿刺活檢術、內科胸腔鏡、胃腸鏡、淋巴結活檢術、病理及基因檢測等先進技術和手段,對各種胸部疾病進行診斷及鑒別診斷。通過合理采用化療、分子靶向藥物治療、免疫治療、血管介入治療、射頻消融治療等手段,實施合理、規范化、個體化的綜合治療,努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參與多項臨床試驗研究,為患者提供最先進的治療手段。為方便患者輸液,科室開展了PICC、輸液港植入術等,讓患者享受優質高效的個體化護理服務和治療。
【腫瘤科專家介紹】
岑文昌,呼吸腫瘤科主任兼腫瘤病區主任,內科主任醫師,臨三支部書記
【出診時間】周一下午(結核專科門診),周三上午(綜合門診)
【主要專業方向】
從事結核內科、呼吸系統疾病、腫瘤內科的臨床和科研工作近三十年,對肺部陰影的鑒別診斷及肺部惡性腫瘤的綜合診療具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掌握肺癌化療、分子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實施合理、規范化、個體化的綜合治療,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尤其是對于各種腫瘤合并結核病的綜合個體化治療,有較深入研究,熟練掌握氣管鏡的各項操作技術。先后主持廣東省科委、廣州市衛生局多項科研課題,發表醫學科研論文二十余篇。
【學術任職】
廣州抗癌協會腫瘤感染第一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州抗癌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理事,廣州抗癌協會介入呼吸病學分會第一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胸部疾病學會肺癌多學科治療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廣東省醫學會腫瘤內科學分會第二屆委員會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肝膽胰腺腫瘤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微創治療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廣東省抗癌協會癌癥康復與姑息治療第四屆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抗癌協會腫瘤分子診斷專業委員會第二屆委員會委員,廣州市醫學會放療學分會第二屆委員會委員,廣州市醫學會腫瘤學分會第四屆委員會委員。
【腫瘤科醫生出診時間】
蘇珊(腫瘤內科主任醫師):
周二上午(結核專科門診)、周三下午(綜合門診)
張賢蘭(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
周一上午(結核專家門診)、周二下午(綜合門診)
謝亞琳(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
周四上午(綜合門診)
蘇寧(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
周五上午(綜合門診)
李磊(腫瘤內科主治醫師)
周五下午(綜合門診)
鄒建軍(腫瘤內科主治醫師)
周四下午(綜合門診)
黃惠怡(腫瘤內科主治醫師)
周一下午(綜合門診)
腫瘤科:蘇寧 謝亞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