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视频黄站1204|久热在线观看|国产av麻豆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亚洲AV无码六区篠田

新聞中心

首頁 > 新聞中心 > 工作動態
胸科“偵察兵”再次與病毒賽跑
發布時間:2022.04.29

胸科“偵察兵”再次與病毒賽跑

 

自廣州摘星后,胸科醫院支援流調隊20名隊員撤離不到一周,427日廣州疫情再次拉響警報,全體隊員火速集結,醫院迅速組建23名支援流調隊進駐流調中心,隊員們發揚連續作戰精神,投身病例信息梳理、現場流調、重點場所和密切接觸者甄別等工作,為了能更早一點、再快一步摸清病例行動軌跡、甄別密切接觸者,他們再次與病毒展開賽跑,與城市共渡風浪。這是隊員們之前的戰疫日記,一起認識這支抗疫前線的胸科流調隊員!

疫情就是命令!為積極應對緊急流調任務,醫院未雨綢繆,從各部門抽調了20名具有公共衛生專業背景和傳染病防控工作經驗的醫務人員組建了胸科醫院流調隊,隊員們曾多次參加支援新冠病毒流調工作。 48日晚,工作群發出支援流調的緊急通知后,除部分隊員因工作安排或在管控區內無法前往外,其余隊員迅速響應,第一時間奔赴流調中心。隨后其他隊員陸續到達,胸科醫院20人流調隊伍全部投入這場與病毒賽跑的硬仗。

病毒從哪里來?會到哪里?

流調中心會議廳24小時燈火通明,調度組的隊員緊盯病例報告情況,現場流調組的隊員進行電話流調,重點場所排查組的隊員收拾防護用品準備出發,剛返回中心的隊員還沒來得及休息,便立即排查監控甄別密接和撰寫處置報告,信息組的隊員緊鑼密鼓整理資料,撰寫流調報告,大家都各司其職、不停運轉。

疫情處置“貴在及時”,就是要以最快的速度把病例到過的重點場所排查清楚,把跟病例接觸過的密接甄別出來,把人員信息落實到位,與病毒賽跑。因此連夜工作已是流調人員的常態。什么時候下班,這場硬仗什么時候結束,都是未知的。

“我都忘了熬了多少個通宵?”副隊長江坤洪是流調隊最有經驗的隊員之一,曾多次支援廣州流調工作,最近因為連續熬夜,口腔潰瘍十分嚴重,但他克服困難,堅持戰斗。423日,隨著社會面清零,集結在流調中心的幾百名‘偵察兵’迎來撤隊的消息,彼時大家都感到日夜堅持的那份艱難和辛酸是值得的,也為能在抗疫一線而感到驕傲。隨著流調隊員們陸續撤離,因工作安排,江坤洪仍需堅守專班,計劃430日最后一批撤離,然而隨著疫情反復,他只能再次割舍與家人團聚的思念,繼續投身新一輪流調任務,成為胸科人不畏艱險、連續作戰、擔當奉獻的代表。

“來到第三天就加入重點場所攻堅專項,每晚緊盯專項病例新增情況,整理信息撰寫報告,常常凌晨四五點收工,報送完就天亮了。” 結控科的楊潔瑩也是多次參加次流調工作,早已習慣了這種不分晝夜的工作模式,“每天都跟打仗一樣,一干就是半個月,也正因為有大家的努力,才能迅速摘星。這就是廣州速度,我們再一次跑贏了病毒!”

“壓力就是動力”

“與以往流調工作不同,這次疫情處置任務更急,處理速度更快,工作強度更大。” 一分所龔芳去年參加了流調,這次接到集結通知,毅然將小孩托付給家中老人,馬上奔赴現場。

疫情防控工作不容疏忽,三區劃得準不準,重點場所排查是否清楚,密接者甄別得全不全,都直接影響整個疫情防控的工作成效,臨危受命,擔當重任,隊員們承受前所未有的心理壓力,也得到極大鍛煉,流調隊員們在壓力下成長,個個都能獨當一面

“四天之內去了兩次病例現場,也曾幾度通宵達旦,回到流調中心還要繼續追人員名單,寫流調報告。相對有點時間就得補覺,沒空想別的事情。隊員們經常都是手上任務沒了結,就會接到新的任務單。”同樣有豐富經驗的副隊長雷宇說道,“這次工作強度遠超去年,但大家都得到極大鍛煉!這次我們已經幾乎是主力,可以獨當一面!能一個人去負責完成好重點場所的排查,甚至能完成核心流調,寫出漂亮的流調報告。”

“報到的第一天就接到組里通知要到重點場所開展排查工作,于是馬上聯系街道和重點場所的負責人,自己與1名公安人員就出發了。去到現場,甄別密接、風險研判、管控措施的建議需要仔細判斷后給出,責任和壓力都很大。”之前在市疾控中心駐點兩周的鐘敏兒雖然已經非常熟悉流調工作,但這還是第一次單獨行動。

“去年我參與中南街三人小組采核酸,雖然穿著防護服穿街走巷上門,回來衣服都濕透了,但沒什么壓力,干完就沒事了。在這里責任重大,報告沒寫過,判密接怕漏了,三區劃分怕掌握不好。一有新病例馬上就要去現場,有些隊友連續熬幾個通宵。回來還要寫報告,更新資料。”新隊員曹滿霞(二分所)第一次真正參加流調工作,她說這是一次很寶貴的經歷,深深體會到流調人的不容易。

“休息時間不定,又害怕有新任務聽不到電話,影響了疫情處置,心理壓力不小,休息不好就上火牙疼,與核酸采樣不同,流調工作還是極具挑戰!”謝群堅(預防保健科)、劉玉美(預防保健科)、樊瑞蘭(專科門診)、張廣莉(綜合門診)等幾位隊員多次參加醫院的核酸采樣,表示流調工作費腦耗時耗體力,雖然身體因工作強度大出現了一點狀況,但她們仍然堅守崗位。


摘星日的紀念

在隊長吳桂鋒看來,核酸采樣是疫情防控的前方,他們把病例篩查出來后,就需要“摘星人”夜以繼日地開展流調工作。在病例增長處于高位里幾天里,大部分隊員所在的小組手上掌握的病例還沒處置完,新的任務接踵而至。“真的是24小時連軸轉,真擔心他們身體扛不住。”

422日這天,隊員唐城(放射科)迎來了他的生日,“沒想到能有機會參與到‘摘星’行動,在調度組每天看著新增的病例數和各流調隊伍的任務量,心都是懸著的。這天,在特殊的時期特別的地點,我們為了廣州‘摘星’而戰斗,而廣州‘摘星’為我慶生!這是我過得最有意義的一個生日!”

當市民們都在慶祝摘星以及神獸可以回籠復課時,這群摘星人只想盡快回家抱抱孩子。我們的流調隊員里,大多數隊員的孩子還很小,但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他們也只能舍小家為大家,毅然加入到流調工作中。二分所何立乾1歲多的女兒前幾天突發幼兒急疹,體溫高達到39℃,但因流調工作無法回家照料,工作結束后,他最想做的就是趕緊回家抱抱半個月沒見的女兒,“今天終于不接單啦,沒想到居然這么快就搞定,感覺很給力,所有的人都在進步。”

據了解,在上一輪疫情防控中,我院流調隊累計參與處理病例百余例,包括面對面及電話流調,甄別和追蹤密接,參加重點場所排查200余次,累計撰寫流調報告30余份,參與7個重點場所專項攻堅。作為流調人,我們用自己的綿薄之力,守護了廣州人民的健康;作為胸科人,我們為廣州疫情防控工作貢獻了胸科力量。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胸科人的身影!

427日以來,胸科流調隊員再次集結在流調一線,展開與病毒的新一輪賽跑,向他們的戰斗精神表達敬意,希望隊員們做好個人防護,以規范程序、最快速度、最高質量做好病毒流調、病源分析及密接者追蹤等流調工作,為打贏疫情防控硬仗貢獻胸科人的智慧力量。

 

 

                                市胸科醫院流調隊:楊潔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