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我院譚耀駒教授團隊《耐藥結核病精準診療關鍵技術及推廣應用》獲北京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結核病是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重大傳染病,其中,耐藥結核病因發現率低、治愈率低、死亡率高,已成為我國結核病防治工作的重大挑戰。
近年來,廣州市胸科醫院譚耀駒主任技師帶領團隊在國家傳染病重大專項等課題的資助下,密切結合臨床需求,探索控制耐藥結核病的新型治療方案,致力于耐藥結核病精準診療關鍵技術研究及推動應用,建立起適宜我國耐藥結核病診治的新技術和新策略,取得了系列原創性成果,助力實現耐藥結核病從“經驗”到“精準”診療的根本轉變,與北京胸科醫院逄宇教授團隊、廈門大學李慶閣教授團隊聯合申報,獲得了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1、首次闡明我國耐藥結核病分子流行病學特點
該團隊通過開展全球規模最大單中心結核分子流行病學研究,率先繪制繪制我國流行分枝桿菌系統發生圖譜和流行耐藥菌株基因圖譜,證實北京基因型菌群在我國占比62.2%的優勢地位,闡明北京基因型“南低北高”特征,揭示其近30年驅動我國耐藥結核病傳播。同時,率先開展全國最大規模肺外結核患者流行病學研究,證實肺外結核耐藥比例逐年攀升,提示規范管理耐藥肺外結核的重要性。首次建立適宜我國耐藥結核診病診斷的分子標志物組合,闡釋異質耐藥是導致耐藥結核病漏診主要原因。
2、首創耐藥結核快速診斷試劑盒(MeltPro MTB)在全國推廣應用
譚耀駒主任表示,耐藥結核快速診斷試劑盒(MeltPro MTB)是基于適宜診斷標志物組合,結合探針熔解曲線技術成功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已獲15項國內外醫療器械注冊證,且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已用于超過200萬患者早期篩查,是全國覆蓋最廣的耐多藥結核病診斷產品,同時遠銷國外。率先將分子診斷技術用于病理標本,將其耐藥診斷陽性率提高至60%。
3、率先在國內開展氯法齊明和利奈唑胺治療耐藥結核病的臨床研究,經驗已寫入世界衛生組織指南
建立了氯法齊明和利奈唑胺治療耐藥結核病患者隊列,將其治療成功率由48%提升至70%以上,耐藥結核病治療的“中國經驗”被首次寫入世界衛生組織指南。據此制定國家耐藥結核病的臨床路徑,規范超過20萬名患者臨床治療,有效改善預后。
項目組運用人工智能、云計算和移動互聯網等技術自主開發耐藥結核病患者信息管理與監測平臺,建立全球最大的耐藥結核患者隊列,將患者管理監測和科學研究打通,開展全程、精準患者管理,將治療失訪率由25%降低至10%,惠及5萬余名患者。
據介紹,該項目組發表論文109篇,其中SCI 52篇,SCI他引846 次。主編國家耐藥結核病指南、規范和共識10部,開發耐藥分子診斷產品8項,惠及200萬就診患者,產生直接經濟效益1.91億;制定國家耐藥結核治療方案,在全國31個省300個治療點推廣,20萬患者獲益,引領和推進我國耐藥結核病診療發展。
醫學檢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