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胸腔鏡—胸膜疾病、胸腔積液診療的新“武器”
近日,肺外結核科內八科成功實施一例應用內科胸腔鏡行包裹性結核性胸膜炎粘連帶松解抽液治療,標志著我院胸膜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水平邁向新臺階。
患者男性,68歲,入院胸部B超檢查示右側中量胸積液,且有網狀分隔。診斷考慮為結核性胸膜炎,予抗結核、胸腔置管引流胸液等治療,引流出黃色胸液340ml,并予胸腔內注入尿激酶2次以溶解纖維分隔,但療效不佳,患者氣促癥狀未改善。復查B超提示右胸積液無變化,胸片顯示右胸大量積液。類似病例,既往治療方法往往會采取外科截肋引流或以后行纖維板剝離術,患者將承受更多的身體痛苦和經濟負擔。
科室在討論后續治療方案時認為:患者病程短,CT僅表現為輕度的胸膜增厚,采取內科胸腔鏡下松解粘連分隔、吸取胸積液有望解決患者目前的治療難題。經充分準備及與知情同意后,由病區主任彭德虎主任醫師帶領胡錦興主治醫師為患者實施了內科胸腔鏡下包裹性結核性胸膜炎粘連帶松解、抽液治療。術中可見胸膜廣泛粘連及多發性包裹積液,在內科胸腔鏡下用電刀、活檢鉗輕巧松解、夾取粘連帶,并不斷抽吸包裹內積液,共抽吸黃色胸水達850毫升。壁層胸膜可見充血、腫脹,有散在小結節病灶,病理活檢報告顯示為結核病變。手術2個多小時,過程順利。術中患者神智清醒,能配合治療,未見不適。術后1天復查胸片示胸膜粘連增厚較前明顯改善、胸積液明顯減少,患者氣促癥狀明顯好轉。
與外科胸腔鏡相比,內科胸腔鏡具有創傷小、并發癥少、操作簡單且費用更低等優勢。內八科開展內科胸腔鏡技術已一年多,對不明原因的胸腔積液診斷的準確率已超過90%。此病例的成功說明應用內科胸腔鏡治療包裹性胸積液,效果明顯。今后科室將嘗試開展雙孔術式徹底清除粘連帶,內科胸腔鏡吹入滑石粉治療難治性惡性胸腔積液和復發性良性積液、內科胸腔鏡下心包活檢、置管等治療。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不斷探索新技術,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是醫務工作者的責任,更是醫務工作者的不斷追求。相信不久的將來,我院胸膜及胸腔積液疾病的診斷、治療水平會提高到一個新的臺階。(內八科 林媛、胡錦興)